首页 资讯 正文

「风物郑州」紫荆山公园:古韵新风两相宜

体育正文 287 0

「风物郑州」紫荆山公园:古韵新风两相宜

「风物郑州」紫荆山公园:古韵新风两相宜

【风物郑州(zhèngzhōu)】——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

紫荆山公园:古韵新风两相宜(liǎngxiāngyí)

紫荆山(zǐjīngshān)上远眺(yuǎntiào),惠爱亭中怀古,春赏紫荆满条红,夏吟荷花品高洁……在郑州,有一座公园人们耳熟能详,它不仅是市民游玩(yóuwán)的乐园,也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印迹,它就是紫荆山公园。

作为商代都城遗址(亳都)的一部分,紫荆山公园像一个时间胶囊,装着(zhuāngzhe)三千多年的历史故事,等(děng)你来探寻。

紫荆山公园是新中国成立(chénglì)后郑州市较早建成的三个大型(dàxíng)综合性公园之一,建成开放于1964年2月,因园中有紫荆山而得名。公园主园区南邻金水河,北临(běilín)金水路,东靠城东路,西与黄河博物馆相连,由东园、西园、南园和人民广场四大(sìdà)园区组成,现占地25.23公顷,绿地率80.39%,绿化覆盖率93.1%,种植(zhòngzhí)各类植物297个品种、约30.8万株(wànzhū)。

乘坐地铁1号线在紫荆山站A出口出站,步行1分钟即到紫荆山公园西园。沿着公园的中轴线(zhōngzhóuxiàn),登上3600年前(niánqián)的商代遗址(yízhǐ)古城墙、现在紫荆山公园的紫荆山,在山顶的惠爱亭小憩,清风(qīngfēng)拂过面颊,惬意悠然。

紫荆山(zǐjīngshān)公园的名字来源于(láiyuányú)这座紫荆山。据1915年重修的《郑县志》记载,紫荆山乃北城门外崇圣寺后旧城故址,久积沙渐厚而(ér)高……说的就是此山。几千年来由于风沙堆积(duījī)及洪水冲淹,紫荆山公园段大部分城墙已被埋入地下,只有在(zài)紫荆山和公园南门两处露出地表长约1公里。

相传,紫荆山与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和思想家(sīxiǎngjiā)子产渊源颇深。子产于公元前543年(nián)至公元前522年在郑国为相。他仁厚慈爱、轻财重德、爱民惠民,在政治上颇有建树。孔子(kǒngzi)称他“古之遗爱”,清朝(qīngcháo)的王源推荐他为“春秋第一人”。

当年,子产春游护城河(即如今的金水河)时(shí),看到满山郁郁葱葱中映出斑斑点点紫红色的花(huā),就问是什么花,一老者上前答道:“很久以前,有一只(yīzhī)无名鸟衔一粒黑色种子(zhǒngzi),掉在了这山上(shānshàng),从此山上就长出(zhǎngchū)树来,每到春天,这树先开紫花,然后长出心脏形的叶子,人们就把这树叫紫荆树,这花叫紫荆花。”子产听后笑着说,咱这儿有河有水难得有山,这座山就叫紫荆山吧。

紫荆山山顶建的亭子命名(mìngmíng)为惠爱亭,取自楹联(yínglián)“有惠人心,可来兹地;无君子德,莫登此山(cǐshān)”。亭上楹联“乡校刑书宽猛兼(jiān),至今犹颂大夫贤”出自清乾隆三年(1738年)郑州知州、清苑县人张钺诗《子产祠》,表达了后人对子产的敬仰和追慕。

紫荆山(shān)还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,它并非孤山,而是(érshì)“群山”。因为,紫荆山公园里除了最高的紫荆山,还隐藏着4座小山,分别是位于东园和南园(nányuán)的探幽山、樱花(yīnghuā)山、扶紫山、油松(yóusōng)山,它们错落有致,与紫荆山和金水河相依相伴,一同构成了公园的独特景致。而每座山的背后,都有一段历史渊源与典故。

探幽山位于公园东湖北边,山体狭长,蜿蜒曲折,走在其间有(yǒu)曲径通幽之感。每逢春季来临,在环湖路散步健身的人身都能被漫山苍翠(cāngcuì)清幽的柏树林外盛开的迎春花吸引,感受(gǎnshòu)到它送来的第一波春讯。

樱花山坐落在东湖南侧,因栽植樱花而得名。山上有(yǒu)一亭名曰“听香亭”。山脚下种有桂花、丁香等(děng)香花树种,坐亭小憩,因香气较远而不能闻,姑且“听”之(zhī)。

扶紫山位于东湖东北方向,山上植有紫藤,与(yǔ)仿竹花架、柏树相依偎,花开季节,紫穗悬垂,花繁而香(xiāng)。山上有一亭,亭旁几株大雪松,大风吹过,松枝互相碰击发出(fāchū)的如波涛般的声音,故此亭名曰“闻涛(wéntāo)亭”。

油松山位于南园(nányuán)怡心路正南、南门西侧,山上遍植油松,还有休憩场所及十二属相小动物石雕,是(shì)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喜爱逗留玩耍之处。

紫荆山公园有许多美丽的景点(jǐngdiǎn)和(hé)景观,已成为展示商城遗址文化,紫荆、荷花和蜡梅、梅花盆景文化的平台。

1997年,郑州市对(duì)公园实施“拆墙(chāiqiáng)透绿”,紫荆山公园沿金水路、城东路区域实施了(le)(le)拆改复绿。西园建成了“紫荆山广场”,东园建成了“绿韵景区”,南园建成了“敬林园”。在2018年拆围透绿中,“敬林园”改造为“商都遗韵”,东园北门和东部区域与市政道路融为一体,草坪花带编织自然画卷,休憩广场与竹林(zhúlín)停车区悄然嵌入城市街角(jiējiǎo),市民共享到更多绿色空间。

“一园风光(fēngguāng)半园水,一湖荷花两岸柳。”位于东园的东湖,宛如紫荆山公园(gōngyuán)的眼。2012年,东园东湖实施改造,建成亭、榭、亲水平台若干,湖中遍植荷花,目前共有9000余株荷花、7大观赏区域、5个大型(dàxíng)景点(jǐngdiǎn),每年(měinián)六七月间,西湖王莲似玉盘(yùpán)浮在水面,东湖满眼荷花亭亭玉立,紫荆梅苑睡莲艳丽优雅,市民不惧桑拿天齐聚赏荷,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……

紫荆山公园还藏着一座“小苏州”!位于南园的梦溪园,开放于2013年,溪水潺潺、鸟语花香,号称郑州最美庭院。移步换景的廊桥水榭、太湖石堆叠的狮子林同款假山、雕花漏窗的月洞门、曲廊深处藏着的拙政园式花窗,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江南韵味,是(shì)郑州市民打卡拍照(pāizhào)的胜地。立于(lìyú)听雨轩木雕花窗下(xià),光影会自动为侧脸勾出工笔画轮廓;浣月桥石栏旁随手抓拍(zhuāpāi),朋友圈都以为(yǐwéi)你去了平江路。

紫荆山公园有一处(yīchù)重要(zhòngyào)的组成部分——人民广场。人民广场位于金水路与人民路交会处,系河南省博物馆旧址,郑州有两座著名的毛主席雕像,一座位于燕庄,另(lìng)一座就位于人民广场。人民广场突出纪念性、保护性、休憩性的平衡统一,以(yǐ)毛主席塑像(sùxiàng)为重心,向心发散布局,以植物造景为主(wéizhǔ),通过背景树阵、灌木(guànmù)绿篱、草坪营造独具特色的纪念性空间和闹中取静的休憩活动空间。广场占地面积29900平方米,绿地率(lǜdìlǜ)78%,种植银杏、枇杷等23种千余株大规格苗木,其余为道路广场和文物展示区。

美好向园而生。在园林景观和历史文化(wénhuà)艺术交相辉映的公园山水中亲近自然、感触历史、遇见美好,美丽郑州、生态惠民(huìmín)由此可见一斑。

郑州日报记者 裴其娟 文/图(tú)

「风物郑州」紫荆山公园:古韵新风两相宜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